
图片
桩功是少林武术功夫的基础,无论拳法还是器械,点穴或散打,都离不开桩功。桩功是一门观其易,学之难的一种恒功。
歌诀曰:
桩功夹练气,桩牢气合力,恒固削敌锐,更壮我虎力。
少林桩功分马步桩、梅花桩和弓步桩。都是两腿站地,稳如泰山,坚如栽桩,推之不移,拥之不动,故有“泰山桩”之说,但梅花桩较为复杂,须刻苦练之。
1.马步站桩
身挺直,两脚开立,略宽于肩,两腿屈膝半蹲,使两腿成马步,两膝略向外张,两脚尖内扣,挺胸塌腰,两臂向内屈肘,两掌在胸前相叠,掌心向里或两手扶按在两腿膝盖上部。鼻施呼吸,二目平视。每次练习站桩5~15分钟。初练以每次1分钟左右为宜,每练3~5分钟。练至一年后,每次可站桩30~45分钟。直到能站桩长达2小时左右,桩功才算基本练成。以后可再试着在两大腿上面加些重物。如石块,初放5斤,逐步增到10斤、20斤、30斤,直到能站四个人,则功成也。
图片
马步桩练功秘诀:
“两足开立一尺七,屈膝半蹲骑马式,足尖内扣胸挺直,两掌附膝目平视。运气顿积丹田位,弃杂思静气贯足,朝霞宜练童拜佛,暮色宜练圣披衣,初练刻钟入净土,年至炷香烟燃熄,继至马上驮砖瓦,双膝能站四人立,心平气和面常色,百人推之分不移,此乃少林马步桩,稳如泰山牢如基。
2.梅花桩
梅花桩在练法上比马步桩较难,其作用是冶练习武者的下盘功夫,能够在险狭之境对付顽敌,克敌制胜的搏击技术。
①设备:在较平坦的地上栽5根木桩,桩端直径须0.10~0.15米,布栽五角,形似梅花,故称梅花桩。桩的地下部分,应深埋0.80-1米,使其牢固。地上部分高低不一,根据练功者的年龄、身体高低、技术水平,灵活栽制。一般初练者应低些,逐渐升高至2米左右。
②练法:练此功须在掌握好手足身眼法后,特别是对各种步法必须练之纯熟,施步标准,行动自如,一旦上桩方能演练。初上桩,先演练行走,即绕桩环走,每日3~5次,每次行走10~15分钟,待能在桩上行走自如,十分稳固后,再开始演练常规步法,桩上步法多以弓步、马步、麒麟步和低虚步较为常用,尤以弓步和马步较为常用。在桩上演练弓步和马步时,两种步法可以交互习练,比如先练马步,然后上体向右或向左转,使两腿成弓步,亦可再由弓步变马步,交替变步,反复演练,每次练20~30分钟,数月则可在桩上行走如垣,任意行走,牢固体稳。此时可以增练推掌、冲拳等手臂功夫,继续数月后,亦可增练踢腿、金鸡独立、桩上飞脚、侧踹,直至综合武艺。总之,在桩上所能练及平地上的拳脚时,一旦下桩,功夫当超众技一等。最后可以在桩上演练两人对拳,以增强实战技能。如初练可以先练六合拳、十八手等,继至演练散手、器械等。
增强和提高武艺歌诀曰:
“少林梅花桩,势如上战场,练桩先练步,熟似平地样,次练拳掌肘,推冲踢打扛,自如连环势,下桩胜金刚,下桩无闻声,呵声跃桩上。”
3.弓步桩
弓步比马步的用途更广,多用于冲拳,进拳,平刺剑,中平枪等攻势。
其法两足开立,一脚上前一步屈膝,后腿蹬直,脚尖内扣,上体挺直,微向前倾,目向前平视,自然闭口,微向前倾,目向前平视;自然闭口,鼻施呼吸(图62)。两只手作拳、掌均可,拳者向前冲,掌者向前推,即冲拳或推掌,都必须抖臂发劲,同时还要晃膀,这叫震上稳下。
桩功歌诀一:
少林一根柱,似桩又似枪,根牢如嵩岳,梢发箭穿阳,前弓后腿蹬,塌腰前挺胸,前脚向外张,后脚内扣从,腿架顶天柱,拳掌似流星。
桩功歌诀二:
桩似大梁栽三丈,九牛二虎拉不晃,两腿扎地稳如山,卷地黄风难摇桩,静如观音坐禅堂,动如伏虎下山岗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我要配资网炒股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